2025 展望資安新未來
網址 | https://www.easpnet.com/security-inspection/ |
2025年1月5日根據台灣政府網際服務網的入侵指標統計,2024年每日平均遭受約為240萬次的資安攻擊,較前年的120萬次翻倍。2025年的資訊安全挑戰將變得更加複雜和多面向。面對變化多端的資安威脅,企業該如何制定資訊安全的防護策略應對?
【企業常見4大資安種類與防護措施】
1.網路安全
是指針對連接網路裝置、網路中傳輸的資訊、利用網路運作的軟體服務。有心人士會透過侵害網路,來達到竊取敏感資訊,癱瘓裝置、軟體或服務等,造成個人的身份被盜用與詐騙,甚至企業無法正常營運等問題。
• 相關防護措施:DDoS緩解、MDR威脅偵測應變、網管監控、資安架構規劃。
2.系統安全
電腦系统或者網站系統的安全,通常會透過對漏洞進行管理作為應對措施。漏洞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定期進行資安檢測,如系統弱點掃描,並以風險為依據排定補救措施優先順序。
• 相關防護措施:網站弱掃、系統弱掃、MDR威脅偵測應變服務、網管監控服務。
3.應用程式安全
是指針對應用程式在開發、部署和運行過程中,所採取的各種技術與措施。它旨在確保應用程式的資料、功能及使用者不會因惡意行為或未預期的錯誤而遭到危害。
• 相關防護措施:網站弱掃、原始碼檢測、App認證、資安顧問諮詢。
4.雲端安全
是指為了保護在雲端環境中運行的數據、應用程式和服務而採取的技術、政策和程序。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將資料存儲和應用遷移到雲端,雲端安全成為確保雲端資源可靠性和完整性的關鍵。
• 合適的資訊安全措施:專業可靠的公有雲服務、自建雲服務、混合雲服務
【2025資安重點:迎戰AI與網路威脅】
1. AI帶來的資安變革
AI既帶來挑戰也提供機會。駭客利用AI技術進行精準釣魚、深偽詐騙及自動化攻擊,擴大資安威脅範圍。企業不當使用AI工具(如ChatGPT)可能無意間暴露機密數據。但同時AI可用於即時威脅偵測、自動化處理與減少誤報,提升資安團隊應變效率。
2. 雲端與物聯網資安挑戰
2025年物聯網裝置數量預計達320億,安全防護不足的裝置可能成為攻擊跳板。同時,雲端錯誤配置與不安全的API亦是弱點。企業可採用新興的雲端原生安全平台(CNAPP),強化多雲環境保護,確保創新與安全並行。
3. 零信任機制的落實
物聯網與行動裝置的普及增加了攻擊面,零信任架構因此成為核心策略。該架構透過持續驗證與細微的存取控制,確保每個設備與數據安全。未來,零信任將成為數位轉型與資安的基石。
【資訊安全成功案例分享】
數位通國際擁有20年的資料中心維運與雲端導入實戰經驗,連續六年榮獲政府認證之共採雲端服務供應商,並與眾多國內外知名資安廠商合作。擁有BSI英國標準協會ISO 27001、27011資訊安全驗證以及ISO 27017& ISO 27018雲端服務安全管理認證。定期培訓專業資安人才,已取得逾百張相關檢定證照。服務至今,已協助台南成功大學、台北醫學大學、好物市集、高雄和發產業園區服務中心等企業,針對企業現有的環境進行資安檢測、資安諮詢與規劃,7×24即時技術支援監控,企業可全面性地保護資訊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