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土雲成關稅時代新解方

 

Report problem
Processing your request, Please wait....
網址https://www.easpnet.com/gws-cloud-o/

美國近期針對中國、台灣與南韓等地輸入的高科技產品加徵新一輪關稅,不僅改變了全球貿易走向,也對科技與雲端產業帶來深遠影響。從伺服器、網通設備到儲存硬體,無一不受波及,全球供應鏈正面臨重新洗牌。
雲端服務雖以軟體為主體,但其正常運作仍仰賴大量硬體設備支撐,如資料中心內部的運算節點、儲存架構與網路骨幹。據相關分析,隨著原材料(例如鋼鐵、鋁材)價格上升及進口稅負加重,資料中心建置成本預估增加3%至5%。這對正處於擴展期的企業或雲端服務商而言,無疑是一筆沈重負擔。
國際雲端巨頭如 AWS、Microsoft Azure、Google Cloud 等,也難以完全吸收額外成本。業界預期,AI算力、雲儲存等高頻率服務項目的價格,可能上調7%至12%。這使得企業在制定IT預算時更加保守,甚至開始評估替代方案,以維持營運彈性與成本效益。
為了減緩關稅衝擊,一些企業開始尋求將生產與供應鏈轉向越南、墨西哥等非關稅影響區域。然而,供應鏈重組本身也帶來短期成本上升與供應時程不確定等問題,非一蹴可幾。

在這波變局中,台灣本土雲端服務的價值日益受到關注。以數位通國際為例,作為深耕資料中心領域多年的老字號電信級供應商。提供「資料在地化」、「價格穩定」、「本地即時支援」三大優勢,並擁有完善的供應鏈,可協助企業強化成本控制並在動盪物價中穩定營運。其 GWS CLOUD-O 平台透過「All-in-ONE 原生架構」,能整合備份、虛擬化、容器與公有雲串接功能,大幅簡化部署流程,節省超過50%營運支出。此外,其服務架構完全在地建置,可有效避開國際政策風險與價格波動。

在這場全球雲端洗牌中,導入在地解方,或許正是企業強化成本控管、保持數位競爭力的關鍵。